所谓的甜蜜点,就是高于我们的现有能力、让我们难以适应的高效率的地带,在那里,我们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深度练习并不指单纯努力,而是在一件事上坚持不懈。
——丹尼尔·科伊尔,《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我们都见过面对艰难的任务却能轻松应对的人。我的朋友安妮是一位好妈妈,尽管她的4个女儿和丈夫经常随球队到各处参加竞技曲棍球比赛,在她的操持下,管理家务看上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奥运选手们将他们参与的惊险运动变得像在游乐场滑滑梯一样容易;而我的编辑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读完这本书的任意一章文字,还能找出所有存在问题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好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朝着卓越的状态迈进。通过15年的培训和练习,我的好友亚历克斯已经具备了从儿童身上快速诊断出学习障碍的能力。凯莉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好姐妹,她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了独一无二的关爱和重视;我的丈夫马克在睡梦中也可以建起一个美得让人叹为观止的住宅;与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相比,现在的我只需以前写作的1/4的时间就能写出一篇经过充分调研的博文。大家都拥有自己精通的领域,或许你也不例外。
就连我的孩子们也在毫不松懈地磨炼着自己。马西能够优雅地驾驭骑马这项运动了;菲奥娜已经完成了几十种高难度的攀岩;坦纳对棒球和棒球球星的了解,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要多(我可不是说大话);而莫莉则能设计出大多数人连想也想不出来的奇特珠宝。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向大家吹嘘孩子们独特的天赋。我要说的是,无论年龄大小,很多人都在不停地向卓越迈进。想一想你已经精通或正在朝精通迈进的领域,有哪些是你以前觉得困难但现在很轻松就能完成的事情?
卓越状态或许是最为纯粹的甜蜜点状态,它是力量与自在的交叉点。当我们精通了某项活动,就能轻松地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旦掌握了某项任务或技能,我们就不再需要刻意做出努力,而是能够自动完成。然而,这种状态往往很难达到。实际上,困难是迈向卓越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达到卓越状态后,你会轻松得到丰厚的收获。
坚毅是成功的关键
人们曾经认为,达到卓越状态是由基因构造决定的,也就是说,这是拜天生的才能与独有的热忱所赐。我们将达到卓越状态的人称为“天才”,认为他们的成功更多是来自上天赋予的才能,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
研究表明,卓越来自三个因素:(1)坚毅;(2)休息;(3)有效的指导以及优秀的老师。
(1)坚毅
当我们偏离甜蜜点或状态不佳时,坚毅便能派上用场了。即便是顶级的运动员也无法场场获胜,在偏离甜蜜点时所做的反应,对他们下一步采取的行动有很大的影响。毅力能给予我们重返甜蜜点的力量,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成长。从长远来说,毅力比智商或天赋更能准确地预示人们未来的表现。
著名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是将“坚毅”定义为对长期目标报以坚韧不拔及热忱的专家,她对于卓越状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达克沃思并没有将成功简单地看作是智商或天赋的副产品,她认为,成功是能力与努力的乘积(成功=能力×努力)。
想想看,成功不就是达成目标吗?目标距离起点越远,成就也就越大。不懈的努力能够弥补能力的平庸,杰出的能力也能弥补努力的不足,但前提是二者不能都为零。
相关研究也发现,从平庸走向卓越与天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项研究。研究表明,就连大多数的身体优势(比如,有些运动员的心脏比一般人大、肌肉纤维收缩的速度比一般人快,或是关节比一般人灵活,这些特质看起来无疑是天生的)实际上也是某种努力的结果。即便是对于诸如某些杰出音乐家所拥有“绝对音感”这样的超强技能,后天训练的作用也要大于先天条件。
若要锻炼技能并达到卓越状态,只靠努力是不够的。大师级的人才大多有以下3个共同点:(1)他们会进行长期的刻意练习;(2)内在的热忱和天生的兴趣给予他们无限动力;(3)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异常坚毅,从而得以扭转逆境。
练习
大师们不仅勤于练习,还会日复一日地进行深度而专注的刻意练习。因为好玩儿而在钢琴键盘上乱弹一气、几笔就写出一个社交媒体策划,或是将一套新规矩在孩子身上试验1~2次,这些都不算数。大师们的练习是指为了某个目标而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比如说学会一首超出你现有水平的钢琴曲、成为社交媒体界的领军人物,或是让孩子在自律方面得到切实的进步。大师们通常会先专注于微小的技能,比如乐曲中的一个小节,然后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
同时,大师们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之以恒地练习。埃里克森说:“人们发现,许多领域中的顶尖人物每天平均的练习时间都是大致相同的,包括周末。”每个周末花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慢跑并不会让你成为一名出色的跑者,但每天都进行训练就有希望。偶尔用画笔蘸颜料是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的,但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却会让你成功。
大师的经验是经年累月积攒而来的,具体来说,这需要十年以上的全心投入,或者10 000个小时的练习。在畅销书《异类》中,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对埃里克森的研究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也让许多人了解到了“十年法则”。大多数成功人士平均需要积淀十年的练习和经验才能功成名就。即便是神童,一般也要花十年的功夫才能被称为高手。博比·菲舍尔15岁便成了国际象棋大师,但他从7岁起就已经开始学习下象棋了。泰格·伍兹成为美国业余高尔夫锦标赛最年轻的冠军时,已经在这项运动上倾注了15年的时间了。我们或许没有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顶尖人才的雄心壮志,但这些例子让我们看到,这就是通往卓越状态的途径。
达到卓越为何需要投入这么多的努力呢?因为打磨技艺实际上就是在强化我们的神经回路。每一次练习,我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调动神经,从而搭建起一个所谓的“电回路”,即“髓鞘化”。髓鞘是神经回路中的一种超绝缘体,神经细胞一经髓鞘化,其速度便可达到之前的3 000倍。因此,虽然髓鞘化需要持之以恒的刻意练习才能缓慢形成,但它是难事变易的关键。
热情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拥有某种天赋或才华时,我们看到的其实并非天赋,而是兴趣。手持小棍假装拉小提琴,对古典音乐表露出非比寻常兴趣的孩子的确有做小提琴家的潜力,但是,这个孩子尚未表现出她的才能。这或许会让她在很小的时候便获得音乐上的指导,父母也会鼓励她潜心练习,但是,早期的兴趣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大师。成功既需要努力,也需要能力,而一个4岁的孩子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这二者的。
想要通过10年专心且坚持不懈的练习成为高手,我们所需的不仅是自律,还需要内在的动力及热情。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寻找让我心潮澎湃的工作,我尽可能去找名声最响亮、薪酬最高的工作。那时,各个公司都会在常春藤盟校的校园内进行招聘活动,我参加了几个广告与品牌营销岗位的面试。之后,我在广告和品牌营销业得到了一份体面且高薪的工作。可是,这份工作我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我觉得自己每天只是在打卡上班,完成清单上的任务罢了。结果我开始接受焦虑症治疗,我迷失了自己,也找不到生活的目标。
6年后,我开始学习幸福社会学,这时我的世界才重见光明。怀上菲奥娜之后,我因有身孕不便出差,于是便从美企体制中引退。之后,我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开始研读博士学位,我终于可以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在之前的工作中经历了焦虑症的折磨后,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兴趣,而且我所学习的东西已经足够让我兴奋了。
热情是一种纯粹而持久的燃料。诚然,金钱、名望,以及社会压力等也会给予我们动力,但是,随着这些因素的枯竭,我们终有一天会倒下来。从长远来说,为达到真正的卓越所付出的练习和努力是由内在的热情所驱动的,而不是被要求严苛的父母或是社会压力逼出来的。实际上,正是因为没人给我压力,我对于幸福这门学科的热情才会高涨,成功的概率才得以增大。找到感兴趣并且热爱的事业,我们就会变得坚韧不拔,从而具备了达到卓越的条件。
这是不是说,成功需要的内在热情都是与生俱来的呢?事实并非如此。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有力地证明了,人们的热情往往是由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引发的——比如一位伟大的导师。
点燃我心火的人,是我童年时的老朋友劳拉·尼尔森。劳拉现任美国西北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她让我感到,如果足够努力,那么我在学业上也会大放异彩。我的导师阿莉·霍克希尔德和迈克·豪特指引我将重点放在幸福社会学的范畴内,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阿莉,这位伟大的导师,都会鼓励我。
失败是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面对失败时,热情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面对失败,坚韧不拔
几乎没有哪位大师能够只胜不败,失败不仅是成长的关键因素,也是通向卓越的必经之路。J. K. 罗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系列书曾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在写这本书之前,她个人也经历了一连串足以让人一蹶不振的失败);迈克尔·乔丹在中学时曾经被校篮球队淘汰;亚伯拉罕·林肯恐怕是最著名的转败为胜的例子了,他在选举中经历了一连串的落败,最终才成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75%的人都会在人生中经历某种创伤;每年,都有大约20%的人可能会经历一次痛苦的人生经历。因此,大多数人都免不了在生活中遭遇痛苦与折磨。
即便如此,逆境的确能够带来个人成长的机会。威廉·津瑟在《失败的权利》中写道:
我并不是告诉大家,因为失败能给人以教训就去选择失败,也不是在鼓励大家因为自己的一点儿不满就退学。很明显,成功自然要比惨败好……我只是说,失败本身并非坏事,而成功也不是一定都是好事。
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尔说的那样:“我们往往能够从厄运中找出一些积极的东西。”我们知道,天灾人祸、疾病、失败的演说,或是分手等人生中负面的经历可能会引发抑郁、焦虑,或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但这些事件所带来的创伤后成长也能让我们获得新的力量和智慧。厄运甚至悲剧有可能为我们的生活赋予新的意义和目标。
若要达到卓越,我们就必须坚毅,而逆境在我们磨炼坚毅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无法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那么我们就无法从中得到成长。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想要掌握一门技术,最快的方法就是通过重复“微小的失败”来刺激髓鞘化。我们可以尝试一件从未成功过的事情作为对自己实力的检验,让在所难免的失败如期而至。微小的失败能够刺激到我们的神经回路,让我们调整心情,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直到最终取得成功。每进行一次这种错误百出的练习,我们就对髓鞘化进行了一次刺激。就如丹尼尔·科伊尔所写:“以一定的方式、朝一定的方向奋斗,在这种挖掘能力极限且容易出错的状态下努力,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卓越之误#1
千禧一代中有很多人都是由“扫雪机”型或“直升机”型的父母抚养成人的,这类家长会为孩子们清除路上的障碍,还会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保护他们不犯错误、不让他们感受任何的不适、失落,甚至无聊。被这种方式抚养大的孩子对于不适感或困难是比较难以适应的,他们甚至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理应拥有一段事事顺遂且没有沮丧与失望的人生。也就是说,在遇到困难时,这些孩子更容易作弊或撒谎,也更容易将自己的不适以及失败归咎于别人;而面对挑战时,由“扫雪机”父母养大的人往往会选择逃避,从而错失了追求卓越的机会。
达到卓越并非易事。潜心练习往往会让人感到乏味、沮丧或痛苦。困难与挑战是达到卓越的必经之路,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与挫败。
生命中的逆境和失败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成功和快乐在于我们对逆境与失败的应对方法,以及我们能否从中得到成长。将目标设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我们的成长潜力也是最大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承担起心悸、丢脸、犯错乃至惨败的风险。如果能挨过这些关卡,那么我们就能培养新的技艺和能力,从而帮助我们离卓越的目标更近一步。
(2)休息
大师在练习内容的选择上讲求策略,在练习的时间上也很有一套。如果你认为成功需要我们无休止、不停歇地练习到手指流血、大脑晕眩或肌肉无力,那么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大师懂得如何有效地进行休息,这是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我们在当今社会文化中常常忽视的一点。
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成功人士的睡眠时间要比一般人多。研究显示,97.5%的人每晚需要7~9个小时的睡眠,但成功人士每晚平均睡8.6个小时,顶级运动员所需的睡眠时间则更多。一项研究显示,当斯坦福大学的游泳选手将夜间睡眠时间增加到10个小时后,他们不仅变得更快乐、更有活力,在游泳池里的表现也大有进步。
卓越之误#2
我的客户包括几位来自硅谷的高管,这些人长期以来都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像《向前一步》的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一样,在事业上取得了耀眼的成就。这些人通常能用更快的速度、更少的精力、更娴熟地完成困难的工作任务。但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看起来并不轻松。
这群人与之前提到的千禧一代全然相反,他们对痛苦的忍受力很高,能够毫不松懈、无休止地加班,回到家后还会通过邮件和短信处理工作上的事。一位高管曾经不满地告诉我,他的孩子们不愿意让他带着手提电脑吃晚饭。但他觉得,能够回家吃饭,孩子们就应当感恩戴德了。
这些高管们的能力、成就以及职业道德都可圈可点,但他们绝非卓越。他们在耗损精力的道路上跋涉了这么久,可能永远也不能完全恢复了。他们的成功中也没有轻松自在的成分,因此这并不是卓越。尽管他们会表现出甜蜜点状态下强大的爆发力,但伴随着爆发力而来的不是轻松自在的状态,而是压力。
如果你也犯了这个错误,那么解决方法很简单——好好休息就行了。下班就回家,和你的亲友聚一聚,通过足够的睡眠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周末歇一歇,或是去度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要清楚你不仅是在维持你的高效,也是在寻找工作与家庭生活中的最佳状态。
卓越状态之所以需要更多的睡眠来支撑,是因为这个状态对工作效率乃至健康的要求都更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过劳的脑神经细胞的协调性会变差,从而阻碍我们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
睡眠规律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大脑功能。小迈克尔·特瑞博士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睡眠专家,他说:“睡眠的影响几乎波及人体内的每一个组织——睡眠不仅影响到心脏,对肺和肾脏等主要脏器也有影响;睡眠影响了我们的胃口和新陈代谢,因此也会波及体重;睡眠能对免疫功能进行调整,从而决定我们的健康,还影响我们对于疼痛的敏感度。睡眠不足会延长我们的反应时间。此外,如果你的孩子睡眠不足,那么睡眠对于情绪的影响你就不会陌生。
睡眠时间以及我们对于生理自然节律的遵守情况,不仅作用于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表现。虽然我们通常不会将睡眠当成达到卓越的必要条件,但事实确实如此。
因此,达到卓越并不是让你不知停歇地朝着目标狂奔,而是以适应人体生理机能的方式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朝目标迈进,同时还要腾出时间适当补充燃料和巩固知识。
学会取舍与永不言弃其实并不矛盾
如果你想要取得卓越并享受卓越所带来的轻松自在,那么努力工作和刻意练习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永不放弃”其实与学会取舍并不矛盾。站在压力管理的立场,当追求目标的代价大于收获时,我们不仅应意识到该放弃,也要有放弃的能力。许多人在压力之下,都会患上糖尿病、心脏病以及早衰等疾病。可见,过度的坚持对身体和心理都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放弃遥不可及的目标、重新投入可达到的目标之后,许多人的身心状态都会有所改善。举例来说,我大学时的好朋友瓦妮莎虽然学习与补习双管齐下,但经过一通折腾后微积分考试还是不及格。除此之外,她其他科目的成绩都不错。导师劝导她接受挂科的事实,让她不要把大量精力花费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而要在自己真正喜爱的课程上努力。这个建议颠覆了瓦妮莎的理念,从此以后,她放弃了微积分,并且在其他科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之后,她还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现在的她可以对微积分挂科的那段插曲一笑置之了,这件事对于她的人生完全没有造成任何消极的影响。
社会给我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鼓励我们不要放弃,因此对于一些人而言,放弃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你难以割舍某件对你无甚用处的事,那就问问自己为何犹豫。你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吗?你是否太过于一根筋,对某门已经付费但坚持不下来的课程或是某个项目拿得起放不下呢?
人生苦短,怎能日日夜夜地埋首于工作?放松、休息、玩耍以及偶尔的放弃并非是任性或是对时间的靡费,而是积蓄力量与获得成长的必备条件。并非所有的高山都值得我们登顶,在代价惨重时更是如此。
(3)教练、老师、导师以及啦啦队队员
教练和导师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行动计划并选择策略。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道路上,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没有人能靠一己之力达到卓越状态,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具备卓越所必需的远见和经验。教练和导师能够激发我们的热情,帮助我们确定该将精力投入到哪个领域中,还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失误和弱点。他们的建议和反馈对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如果想追求卓越,那些拥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眼力,足以对我们的行动和练习加以指导的人是很重要的。同时,他们也必须相信,你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以及勒诺·雅各布森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是一种被他们以“皮格马里翁”命名的效应。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假设,如果孩子们遇到一位认可他们价值的老师,那么他们将来就会因为这位“皮格马里翁”而实现更高的目标。两人选择了一家公立小学进行实验,他们告诉老师,说某些学生的智商测试结果表明他们是能够“快速成长的苗子”。而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被随机挑选出来的。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要求老师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这些学生,还要求老师不能以任何方式改变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也不能因此增加(或减少)对他们的关注。学期末的时候,所有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智商测验,而所得的结果令人震惊:一年级和二年级中“苗子”学生的智商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个实验的效果在年龄较小的学生身上最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智力与年龄较大的学生相比还尚属未知,因此更容易让老师信服。)也就是说,那些被随机挑选出的“苗子”在智力上的成长果真超出了其他同学。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别人对我们的预期能够起到与自我实现预言相同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谁是你生活中的皮格马里翁?或者说,谁有能力担当这个角色呢?谁能看到你内在的潜力呢?
除此之外,想要得到有效的指导,消化并吸收他人给我们的反馈,即对反馈信息的接收能力也同等重要。这一点有时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许多人都会否认自己的失败,把过去的挫败藏掖起来。
也许你说过一些话,伤了上司的感情,把她惹得怒不可遏。那么现在,你可以选择如何处理这件事。你可以坚持你所说的话,不承认自己有错,还可以把责任推到上司头上,怪她无理取闹、过分敏感。我敢肯定,为自己辩护(甚至为自己的抵触情绪辩护)的方式一定有很多,否认、抵触,以及责备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你可以借此维护自己的自尊。但是,自尊心的高涨只能换来暂时的优越感。实际上,自尊心的高涨并不能改善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的表现,也不能将我们塑造成更有魅力的领导者。否认、抵触以及责备让我们难以接受别人的指导,还会妨碍我们的成长并阻碍我们对卓越的追求。
克里斯汀·聂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自我同情》一书的作者。她认为,维护自尊就像吃糖果一样,糖分虽然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一点儿振奋,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落与萎靡。“萎靡之后我们很快会意识到,无论你多想把自己的问题归咎到别人身上,这样做都不是长久之计。由此,我们便会间歇性地进入绝望、沮丧的状态。”
除了否认、抵触、责备这“毁灭三兄弟”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直面自己的弱点,即便这么做会暴露心灵的脆弱。如果你难以接受别人的反馈或指导,那就试着把自尊心换成自我肯定。借用心理学家丽莎·勒高特的话来说,自我肯定来自牢记与承认“构成真实而核心的自我”。
脑成像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自我肯定的力量。如果我们因为犯了错,或因为他人的反应,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而感到不安,那么花几分钟的时间去思考我们的身份以及生活中所珍视的东西,往往能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和抵触的心理。自我肯定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接受生活中的挫败,让我们更好地打开心扉面对反对意见,从而帮助我们拓宽视野。
那么如何拥有自我肯定的心态呢?花一点儿时间,想想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把这些事情记下来,然后排出先后顺序。若要减轻焦虑并放下抵触,我们只需想想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就可以了。
成就无法带来轻松自在
成就靠的是努力,而非天赋。在意识到这一点后,一些完美主义者便想艰苦卓绝地为之战斗到底,直到把所有的竞争者都甩在身后,把一切事情都做得无可挑剔为止。
我们如此宣扬并重视努力与苦干,难免会让人误入歧途。我并不支持“努力苦干、永不停歇”的心态,靠钢铁般的意志蛮干往往没什么乐趣可言,如果得不到乐趣,那你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坚持不懈的练习与完美主义之间的区别
完美主义会让我们感到任何结果都不够好,认为失败是灭顶之灾,而且完美主义者容易受到抑郁症以及焦虑症等健康问题的侵袭。
许多人还错误地认为,完美主义者能够成为班里的尖子生,也能成为工作领域中的佼佼者。有的人用“目标明确”或“争强好胜”来形容完美主义者。虽然完美主义看起来像是一条通往卓越的必经之路,但事实正好相反——完美主义者会因恐惧、沮丧以及失望等负面情绪制造出一种不满足的心态,他们无法享受自己的成功,从而降低了幸福感。
恐惧感会转移完美主义者的精力,削弱他们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完美主义者不敢承担风险或接受挑战,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潜力而放弃。
不仅如此,完美主义者还会藏掖自己的失误。当我还在达特茅斯学院读本科时,如果教授大声朗读我的文章或是全班一起评价我的画作,作为完美主义者的我都会感到惴惴不安。除了翘课之外,我没办法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当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忍受来自小组成员的评价,对于批评以及暴露缺点的恐惧感让我晕头转向,根本没法听取别人给我的建议。
这也就意味着,在本应洗耳恭听、以求进步的时候,我却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评价上。我努力抑制着想要离开教室的冲动,我无法思考,也不知如何做出得体的回应。
由此可见,完美主义所带来的恐惧感并没有什么用处,也不会帮我们将难事变易。完美主义并不是指制定高标准或者把事业做到极致,完美主义是指担心出错或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敢于失败以及拥抱失败的能力,才是完美主义和卓越状态的分水岭。
完美主义并不是追求最好,而是挖掘出了我们内心黑暗的一面,让我们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够好。
——朱莉娅·卡梅伦
完美主义者不敢面对脆弱,因为他们不想给人以无能的印象。
与此不同,我们对卓越的追求是由内在的热情驱动的。热情让我们在追求卓越之路上长久地走下去,恐惧却给我们带来了无休止的试炼。实际上,驱使我们追寻个人成长或生命真谛的动力并不是无休止的自我改善,而是对当下自我的接受和热爱。
这么说来,追求卓越与追求完美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就在于,卓越要求我们直面脆弱,而完美则要求我们远离脆弱。
“如果我能赚更多的钱该多好——”“如果我能住在那个城市该多好——”“如果我能上那所学校该多好——”“如果能在那个地方,那我就能快乐起来了”……我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想法,对此,我深有体会。但是,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就要放弃对未来的幻想,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旅途和过程中。
想要将注意力重新放在当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修习正念。试着把觉知安于当下——你的身体感觉怎么样?是紧张还是放松?你有什么情绪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情绪表现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你现在的呼吸状态是怎样的?你的念头会时常绕着哪些主题打转?你能否意识到和描述出这些主题呢?
请记住,不要对你当下的状况做任何评判或持抵触心理,正念只是让你去觉知。用正念研究者肖娜·夏皮罗的话来说,正念就是“觉察自我状态”的能力,这种快速检查自己状态的技能是非常关键的,能让我们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或更快地恢复到平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