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哲学简史 » 东方哲学简史全文在线阅读

第九章

关灯直达底部

孔子学说

博大精深

即使没有得到全世界的一致认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孔子就是最伟大的人。他的才智受到全体中国人的崇拜,中国人给他戴上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花环,其中最美的一个就是道德的化身——完美的绅士风度的化身。

孔子不得不离开了鲁国,他心情非常沉重,徘徊不忍离去。每到一处,他都会逗留一段时间,心中仍怀着一线希望:也许鲁定公会派使者召他回去。但在鲁定公那里美色已经战胜了智慧,孔子被弄得无家可归,又开始了浪迹天涯——悲苦的、周游列国的生活,就这样许多年又过去了。

孔子与弟子们西行到了卫国。这时孔子已经56岁了,心情一直郁郁寡欢,他毕生的事业正像一朵初绽的蓓蕾,还没有完全绽开,就让一个蠢货和几个女人给糟踏了。坐在摇摇晃晃的牛车上,孔子和着西北风的呼啸痛苦地吟唱起来:

回首顾盼兮,鲁国不远,

魁山巍巍兮,阻我望眼,

我有利斧兮,伐木何难?

顽石徒多兮,难补苍天!

在途中,孔子曾看到一个新娘正在被新郎接走,带她到她的新家,而把她在那里长大的娘家抛在身后,孔子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不由得顾影自悲:

冷雨劈头兮,狂且急,

恶风满谷兮,透寒衣。

婵娟新嫁兮,离娘去,

不知何年兮,归故里。

我亦惺惺兮,别桑梓,

从此凭风兮,觅花期。

敢向苍天兮,借悲悯,

踏尽寒梅兮,可闻鸡?

四周是墨黑的一片,人们啊,谁曾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眼前只有一丝微弱的光,难道这条道路真的只通向那遥远的异乡?

弟子们也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无精打采地跟在他后面。在卫国的边境上,守城大将出城迎接,孔子与他聊了起来,那将军热情地招呼孔子的弟子们,对他们大加鼓励,为他们提心劲:“朋友们,不要因老师丢了官而垂头丧气!大周天下就缺少具有卓越才智的人。你们等着看吧,上天生下仲尼这样的圣贤,必会有用他的地方,他就像一口巨钟,随便拿小木槌敲几下,就会使天下震动。”

后面的话给了孔子及其弟子们更大的安慰,将军问孔子能不能给“高贵者”下个定义,于是孔子一下子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所谓高贵的人,就是那种不知道什么是悲伤,也不知道什么是恐惧的人;如果你能深入他的内心,那么你会发现那里面没有哪怕一点点罪恶的东西。对这样的人而言,有什么能使他悲伤的,又有什么能使他恐惧呢?

但孔子的悲痛的心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他的故乡鲁国乃至整个帝国来说,孔子的被迫出走,意味着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就这样被错过了、永远地消失了,这难道不是可悲可叹的吗?!

孔子及其弟子们继续向西走去,终于来到了卫国的都城。一路劳顿,带着仆仆风尘,孔子在一位品德高尚的绅士颜庚家住下来。卫灵公是个几乎被酒色榨干了精力的昏君,整天无精打采,他就是那位厚颜无耻、臭名昭著的南子的丈夫。孔子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像卫灵公这样的昏君也不能对他的到来充耳不闻,否则只会使自己丢脸。卫灵公为了显示自己“贤达”,给了孔子一份闲差——也就是一份俸禄,每年六万斗小米。虽不怎么丰厚,但足可使师徒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然而,孔子整日如坐针毡,心绪不宁。那淫妇完全支配了那昏君。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即使在当时也被看成一桩极大的丑闻,这迫使孔子暂时离开卫国到齐国去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卫灵公邀孔子一道去乡下散心。他们坐着敞蓬马车穿过都城街道,那个南子竟脱得半裸,靠在卫灵公身上晒太阳。孔子的车就在后面不远处跟着。

大街上几乎每个人都看到了这一情景,有人大声喊了起来:“快看啊,罪恶走在前面,美德紧随其后,快来看啊!”

这使孔子大失脸面!他实在不能再待在卫国了。孔子掉转车头回了寓所,立刻打点行李,又踏上了流浪的旅程。

后世所描绘的孔子的形象,与人们心目中伟大的形象非常吻合。这个形象是孔子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硬捏造出来的形象。在去齐国的路上,经过以前曾借住过的一所房子,不幸房东刚刚去世,孔子赶忙下车进去表示哀悼和慰问。从那家出来后,孔子对子贡说:“快把我车上的马卸下一匹!”看到子贡那副不解的样子,孔子解释说:“把马送给这家人赞助点丧葬费用。”“啊?是这样……但这也太多了、太多了!”子贡回答说,“你可从来不曾为哪个弟子葬事这么破费过。他不过是以前的房东而已,送一匹马未免太过分了!”

孔子解释道:“你不知道,我刚才进去,这家人一见我就大哭了起来,真是伤痛欲绝啊,我也陪着哭了一场。如果我流了那么多的眼泪而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我会恨自己的。就按我说的去做吧,孩子。”

在这次去齐国的路上,他们还遇到了一群流氓的围攻。当时孔子师徒正在树下休息,那帮流氓的头儿倒像个侠盗,并不以刀剑斩杀孔子,好像自恃力大无穷,只是一个劲地将孔子和弟子们在下面乘凉的大树摇来晃去,做出一副要拔出来的样子。弟子们惊慌失措,但孔子毫不失绅士风度,面无惧色地发表了一通讲演,这是他一生中最慷慨激昂的演讲:

上天不是已赋予我传播真理的使命了吗?假如上天打算毁灭他的事业,那就不会把这个使命交给我这个凡夫俗子了。尽管放心好了,这帮流氓是奈何不了我的。

1话虽这么说,孔子也不能奈何这帮流氓,师徒们后来还是被冲散了。为了摆脱这帮无赖的纠缠,孔子换下了华服,扮成平民的样子。幸好不久就进了齐国国境,来到一座小城的东门。

弟子们到处寻找老师,向一个老头打听,老头告诉他们:“我在东门看到一个人站在那儿,顶着一个大脑袋,高高的个子,长得很像尧帝,气质高贵;但那不知所措的的样子却像一条丧家狗。”

弟子们一下子就猜到是谁了,急忙跑到那儿,老师果然在那里。老师的情绪还不错,一副劫后余生喜不自禁的庆幸样子。弟子们把那个老头的话讲给孔子听,孔子听了拊掌大笑道:“这番评论倒无所谓,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却是很妙的,真是妙极了!”

在齐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天也不得安宁,根本无舒适愉快可言。他们又跑回卫国去,但是更待不下去,于是又回了齐国。这次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在这段流浪的日子里,有一天孔子师徒发现他们没有干粮了,而当时他们正走在人烟稀少的漫漫荒野上,这是孔子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了。弟子们到处去寻找吃的,有的去挖野菜,有的去采野果,有的带着弓箭打算猎获山鸡野兔什么的。但孔子却若无其事地抚起那把从不离身的古琴来,并轻声吟唱起来。越是处在艰难困苦中,越显示出孔子人格的非凡:坚强、勇敢、乐观。当然,音乐的魅力也是支撑孔子渡过难关的精神力量之一,在音乐之中他能够忘却一切,把烦恼、痛苦和不幸统统地抛诸脑后。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流浪天涯,许多随身物品都丢失了,只有那古琴始终带在身边,可见他对它是多么重视。

大概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一个强盗头问子路,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对子路来说太高深了,他一时回答不出来,就跑去问老师,没想到孔子的答案却简单得令人吃惊:

你完全可以这样告诉他,他只是个狂热地追求知识并且常常为此而废寝忘食,稍有收获便高兴得忘了一切忧伤痛苦,从过去的时代中寻找门径的人。

中国的伟大,在于其特有的尊严和价值观念:当权者大都向他所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人请教,请他们做顾问。这在西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在亚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一直在寻找这种有大智慧的人,认为那是一种有常人无法达到的智慧境界的圣人,而且他们从不会为激情和虚荣支配,以极为宽广的视野和敏锐深刻的洞察力观察判断事物。日本人就曾以这种态度向赫伯特·斯宾塞请教在他们看来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他们也许并不完全赞同斯宾塞的观点,但无论对提供建议者还是对接受建议者,都可由此而受益。

各种各样麻烦事和心中的失落感,时时缠绕着孔子,但他也不是总生活在苦恼之中。他总有一种信念,认为自己不会就这么一直被冷落下去的。日月如梭,一年年过去了,逐渐老去的沉重感觉时时让他的心头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孔子的身边总有弟子追随着。有些弟子先他去世了,把照顾恩师的责任交给了师弟们,好在总有更年轻的来接班。在他的身边,弟子们总是谈一些高雅的话题,问老师问题时,也总是心照不宣地问些关于智慧的来源之类的问题。《论语》一书的大部分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是这一时期孔子及弟子们的经历、对话的记录,其内容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直到今天它的价值仍然不可估量。

据传,有一天孔子灵机一动,说出了后来的基督教的“黄金法则”。许多世纪以后,耶稣基督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提出了同样的原则。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至理名言,可将它当作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你可以想像一下孔子当时的神情:他一下子异常严肃起来;而那些弟子们都露出了渴望真理的神情。

“互惠”不就是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呀!凡是不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让它发生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呀!你还没能做到这一点啊!

还有一句同样绝妙的警句:

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失去正直的品格,在一个以道义进行统治的国家里,如果你贫穷而没有地位就是可耻的,但在一个昏庸腐朽的政府管理下,如果你发财致富而且春风得意则是可耻的。

这难道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还有一个长期以来遭到毫无根据的不公正指责的警句,批评者的理由是:这显示出孔子缺乏基督徒那样的慷慨大度。据传,一次有人问孔子:

“你对‘以德抱怨’有什么看法?”孔子马上回答道:

那你用什么回报别人对你的关怀?处理这种事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怨报怨,以德报德。

我自己以为这是至理名言。对那些以仁慈之心对待你的人,你完全可以充分依赖他们,但既不能指望别人对你生出善心,也不要贬低这种善心。对那些伤害你的人,则应该让他尝到破坏公共原则的滋味——使他受到报应,而且一定要让他明白这完仝是咎由自取,这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为了你自己。孔子对犯错误的人怀有极大的兴趣,认为做错事的人就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做并不违背仁慈原则,而是非常自然的。因而,孔子所说的“仁”,就是这话的后半句所讲的情况,那种情况下,就一定要以仁报仁、以德报德。这似乎是非常高的智慧——比他认为自己也理解不了的实践的美德更高尚、更庄重也更严肃。

在全面了解这个伟人的形象时,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观点。一次他的学生闵损问他,一个儿子应该如何对待杀害了自己父母的人。他立刻回答道:

当儿子的应该以草木当床,以盾为枕,立即辞去公职,日夜准备报此大仇。他应该与杀害亲人的人不共戴天。不管是在闹市上还是在法庭上遇见凶手,他都应该用准备好的武器给他致命的一击,让他血债血偿。

“那么,对杀害兄弟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2

活着的人绝不能与杀害手足的仇人在同一诸侯治下为官。假如他不得不与那仇人同事一君、不得不见到他的话,那就绝不可与他并肩作战;但如果自己的国君命令他到那仇人的国家中去办事的话,他就应该与那人打交道,而且不得在这个时候向他报仇。

这两个答案中的第一个,遭到了西人普遍的指责,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弄清楚孔子这么说的理由。首先,在那种群雄争霸到处都充满杀戮的时代,法律几乎是不存在的,也可以说,武力就是法律。其次,在这种情形下,儿子的报复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私人之间的纠纷,而是当时中国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原则(即尽孝道的原则)的要求,这一法律原则要求人们要不顾3自己的安危亲手杀死仇人。也就是说,这个规则并不是普遍的原则,不能应用到别的国家和时代。实际上,第二条关于对待杀害亲兄弟的人的办法,就说明了第一条原则并不不是普遍适用的。在这一条里,没有任何满足复仇的渴望的问题,虽然这种渴望在两种情形之下同样强烈。

我们在孔子关于当权者责任的思想中发现了一个崇高的观点,古往今来的每一个政治家都应该记住这个观点,这一论断绝不是地方性的也不是暂时性的,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可以指导任何人的、伟大的精神之光。季康子请教孔子什么样的政府才能称得上明智的政府——聪明的当政者,孔子道:

当政的意思就是是纠正、矫正。如果您自己作表率,以正直引导人民,那么谁还敢去破坏正直原则呢?

商朝的创始者汤在乡间散步时,看见捕鸟的人便劝说他们将鸟放生,这一举动使得他4很受百姓的爱戴,后来汤也成为后世帝王所要学习的榜样。

5“但是国内有那么多盗贼呀,怎样做才能不再出现盗贼呢?”季康子问。

6孔子回答道:“大人,如果您自己不贪得无厌,即使盗窃对那些人真的有好处,他们也不会再去干那种事情。”

“我想,为了保护守法者的利益,干脆将那些违反法纪的无耻之徒全都杀了。您认为怎么样?”

“您统率政府,实在没有必要杀人。您只要用行动表明,追求善的人一定会得到善报,这样人民就会变得善良起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就好像是风和草的关系,风刮起来,草就会伏下去。”

也可以这么认为,孔子持有与柏拉图一样的哲学观点。今天的人特别真诚地希望事情能这样:让孔子有机会在极容易受影响、被感化的中国人中展示其“哲学王”的伟大力量。在古罗马有过一次实验,那是在马可奥利留时代。但是,也许是因为欧洲人比东方人更急躁和残忍,或者是由于榜样的力量在他们那骚动不安的内心中占的分量太轻,马可奥利留时代,罗马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世界上罕见的、出类拔萃的伟大国家,可惜的是马可奥利留把它传给了他那个邪恶、暴虐、昏庸、堕落到极点的儿子康摩多斯。而孔子的榜样,虽然是在较低的水平上发挥作用,却启发并提升了千百万人,如果孔子的榜样是出现在皇帝的宝座上的话,一定可以对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孔子坚持不懈地从事研究和办学,他一如既往地谦虚恭敬,心平气和。子贡在《论语》中谈到:

我们的老师慈祥、正直、谦恭、稳妥、勤勉,他就是通过这些美德获得知识的。老师的求知方式与别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描述非常中肯,非常通情达理,也非常美好。这种治学精神被孔子的子孙和后辈弟子以及很多其他中国人发扬光大了。这一描述也揭示出了孔子的内心信仰和情感,孔子本人不会这样评价自己;这也与7西方人通常加之于他的武断、傲慢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对他则没有这样的误解。

孔子说:“我怎么会因为别人不了解我而感到困窘呢?我只会因不能了解别人而苦恼。”他说过:“十五岁时,我专心地学习;三十岁时,我的意志坚定了,四十岁时,我就不再怀疑什么了;五十岁时,我就了解了天意;六十岁时,我的耳朵变成了聆听真理的忠实的工具;七十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不会过分,即不会越过正确的界限了。”

人们可以看到,伟大杰出的人物总是不停地挖掘、探索自己的心灵。孔子所做的不正是这样吗?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宰予问老师怎样对父母尽孝,他回答说:

孝道包括赡养父母。但如果仅仅是赡养,那么狗猫之类的畜牲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因而虔敬是必须的。没有虔敬怎么能将人和畜牲区别开来呢?

另一位我们曾多次反复提到过的弟子子贡请教孔子,上等人或完美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特征,孔子回答:

君子在做出合乎美德的事之后,才去谈论美德,以后他就会始终如一地按自己所说的去做。

孔子语录中有许多警句,全都言简意赅,非常有趣,需要进行深入的反复思考、咀嚼,才能得其精华,像下面的两例。

8只有真诚正直的人才能爱或恨别人。

这种审慎、博学、新鲜的格言,除了印度人,只有很少国家的人能理解。

人人都需要财富和尊严,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的财富和尊严,那就不应该要。人人都厌恶贫穷和卑贱,但如果不能通过正当途径避开它们,那就应该耐心地忍受。

仅仅将孔子称为道德哲学家是一种时髦而肤浅的观点,但人们大多就此罢休,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不错,这个称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尽管他回避了关于神灵世界的问题的讨论,但他有更高远的志向。这也许是因为神灵方面问题的开发还不能达到他的志向所能卓有成效地予以探讨的水平。但在《论语》中他也经常冒出探索内心世界的只言片语。下面这句话就是指向最高存在的,虽然当时的人并不能理解它的全部内涵。孔子说:“我的学说无所不包。”

“是的。”哲学家曾参回答说。

孔子出去之后,其他弟子问:“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曾参回答说:“老师说的就是:要忠于自己,同时又要关爱邻居,此外再没有别的了。”

孔子道出了精神世界的两大道德戒律,而且与《新约全书》中的两条圣训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忠于内心神性的人——由衷地遵守第一圣训的人,也会遵守那反复教导人们要爱同类的第二条圣训。如果一个人的品德被他的人民确立为崇高的标准,那么他理所当然地就应该被视为高尚的人。

经过长期的艰难的在各国之间的游荡之后,一些重大的事件使孔子又回到了故乡鲁国。“还是让我回去吧,回去吧!”多年来孔子一次次这样念叨着,不知道命运还要让自己漂泊等待多长时间。孔子的学说受到了那些希望看到他掌握政权、又不满他在从政道路上畏缩不前的人的指责,也受到像伟大哲人老子那样的认为脱离俗世的沉思冥想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的人的非难。孔子选择了中间的道路——中庸之道——却有很多人仍不满意。有一个关于苦行主义观念的事例:狂人接舆在路上遇见孔子,当孔子的车经过他身边时,他大声唱了一首歌挖苦孔子:

唉,凤凰,凤凰,你的美德呢?

对过去的事情大发牢骚没有什么用处,还是放眼于未来吧!

快放弃你那徒劳的追求吧!

孔子也有怀疑自己的时候,就像所有伟大心灵被问题困扰时那样,这时孔子也许痛苦地想起了当年老子的规劝。听了那狂人的歌,他怦然心动,急忙跳下车来,想和那人聊聊,但那狂人却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了。

光阴如水,匆匆而逝,孔子老了。这给孔子想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的希望,罩上了越来越浓重的阴影。到了这个地步,似乎除了他自己以外再没有任何人会认为他还能再踏上仕途——还有像他自己所说的和想的那样的前程。楚昭王曾经赏识过他,这是事实。那年孔子到楚国时,楚昭王曾多次召见过他,怀着浓厚的兴趣聆听了他阐述自己的思想。孔子对他讲了一句话,这句话穿过两千多年漫漫时光,一直传进我们的耳中:

当一个国家给依靠它的人们带来幸福,而且远方的人们也被它吸引时,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就是一个优秀的政府。

孔子以为楚昭王会重用他,没想到一切都像原先一样,留给他的,只有失望。

楚昭王曾经打算封给孔子一块很大的封地,并让他参与政事,将他留在自己身边。然而,楚昭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令尹子西感到极为不安,他极力从中作梗,他和当年齐国的晏婴一样,将孔子视为对自己权力地位的威胁。他对昭王说:“您应该好好想一想,殿下,您的身边有像孔子这样带着子路、颜回、子贡这样的学生的伟人吗?您是否打算全都封他们官职?您怎么知道他和他的学生们仅仅是为了您的王国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请想想先前武王和文王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帝国的吧!大王您可要小心点啊!”小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最惧怕伟大人物的智慧的力量。楚昭王果然被令尹子西的危言给吓住了,于是收回了成命。孔子师徒等了一段时间,并不见楚昭王真的封给他土地,而且似乎连见都不愿见他们,感到事情不妙,只好又离开楚国,回卫国去了。孔子作为一位伟人,他的命运这么多磨难,他有生之年这么不得志,只有在他的躯体进了冰冷的坟墓之时,所有对他的憎恨和忌妒才全部消失,他的精神才登上那当之无愧的宝座。

有时候,似乎出现了一点希望的迹象。那个因声名狼藉的南子而出名并赶走过孔子的卫灵公去世后,他的孙子卫出公登上了他留下的那个摇摇欲坠的宝座。卫出公的继位有些不合法,因为他的父亲卫太子蒯聩(当时不在卫国,因涉嫌谋杀亲母南子被卫灵公逐出卫国)还活着,并且声称应该由他继承卫国的王位。这样,一场内乱已经不可避免了。年幼的卫出公感到自己的王位受到了威胁,他认为,如果能获得孔子这位伟大的孝道鼓吹者的认可和拥护——即便他不作任何保证——那么自己的王位也许就可以得到保全了。孔子一到卫国,卫出公就主动拉拢他,当时子路已经成了卫出公的心腹,随时可以入宫晋见。一天,子路跑去找孔子,对他说:“卫出公一直在等您啊,他想请您和他一起处理国事,您打算先做点什么呢?”

孔子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他既不能支持这个反对父亲、占了本该属于父亲的王位的人,因为这是僭越,也不能支持那个有弑母嫌疑的人,无论那个南子多么淫荡、多么邪恶,做儿子的都不能做这种忤逆之事。孔子说,让他们自己窝里斗去吧,我可不想趟这个浑水。他就这样呆在卫国,忙着自己的事情,眼看着那一线从政的9希望慢慢消失,终于烟消云散了。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这足使孔子下了返回鲁国的决心。他打算在死神眷顾他之前,好好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他最喜爱的颜回在病逝之前一直尽力服侍老师,为老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早在几年前,颜回就回鲁国去了。那是接到继季桓子之后担任鲁国首席大臣——卿相季康子的召请,回鲁国做了季氏的家臣。在指挥一次军事行动时,颜回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以少胜多,大败齐军,因此深受鲁哀公的赏识。哀公问他这么高深的军事才能是从哪儿学的。颜回把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恩师孔子。哀公大受感动,便想马上把孔子接回鲁国。颜回听了,倒有些犹豫了。他想了想,以他特有的严肃对鲁哀公说了一句话,语气中暗示了他对鲁国过去的一些做法怀有的嘲弄和藐视,同时露出他对老师返鲁所抱的殷切的期待之情:“您如果真想接我老师回来,请千万要注意:别再让小人夹在您和他之间。”

鲁哀公连派三拨使臣,带着厚礼,去接孔子回鲁国。鲁国本是孔子的故乡,但这对孔子来说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甚至在他的记忆中那地方只不过是自己的出生地,此外就没有什么可眷恋的了。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动身了,回自己的家乡去了。这时孔子已经69岁了,已到垂垂暮年了。他抱着用自己成熟的智慧报效故乡的愿望,回到了曲阜。然而,这一次孔子仍没有成功。这次回归故乡可以说是对那颗伟大的心灵最后一次严峻考验。但结局仍然非常悲惨。

正是孔子返回鲁国的这一年,他的得意门徒颜回死了。孔子似乎一下子被这个极大的悲痛击倒了。在颜回的努力下,孔子才有机会回到自己的故乡;孔子一向把颜回看得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亲,何况这次孔子返回鲁国,本来打算借重于这位多少握有实权的弟子的,孔子的悲伤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前面我已经介绍过孔子在哀悼颜回去世时说过的话,下面是另一段流传了几千年的话:“颜回死了,他永远地离我而去了。谁能代替他,谁能填补他留下的空缺呢?10他从不失望,从不垂头丧气,从来不知疲倦。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去获取知识。对他来说吃苦就是享乐。他离我而去了,我再也找不到与他相比的人了。老天啊,你这是要我的命呀!”

最伟大的人物往往会处于可怕的孤寂之中。超凡脱俗的智慧将他们和世俗之人隔开了,使他们好像置身于阿尔卑斯山之巅,置身于高出群峰的只由冰冷的空气及群星陪伴的境地。他们怎么能不感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呢?研究过孔子语录的人可以体会出来,颜回是怎样凭借他对恩师的极端热爱和忠诚的力量,攀越冰雪漫途、峭壁千仞的陡峰,来到他的恩师脚下,用他的激情温暖了孔子那双已被冻僵的脚。但是惟一能给他带来慰藉的人今天已经死去了。孔子必须在极度孤寂之中走完自己后来的人生旅途。

真是祸不单行,孔子还没有从失去高徒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又传来另一个噩耗,他的结发之妻也死去了。尽管他们已经分开多年了,但对一起生活时的记忆仍然使他感伤不已。妻子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孔子一下子呆在那儿了:“啊,啊,她竟去了。她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我……也快了!”

过了不久,他惟一的儿子孔鲤也死去了。在这接踵而至的打击下,他好像被击倒了。他感到彻底绝望了。好在孔鲤还留下一个儿子,这成了孔子惟一的精神寄托。后来,这位孔门惟一的嫡孙子思,秉承祖父遗志,潜心研究古代典籍,成了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随孔子的著作一起,传至后世,他本人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敬仰。生命的终点已隐约可见。暮年的孔子,似乎意识到了中国还将要度过漫漫长夜,于是更加忘我地、夜以继日地潜心于他的国家允许他做的惟一工作——对古代典籍的研究,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鲁国并没有给他什么权力和俸资。孔子这时已达到自己所说的智慧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11。”经常有鲁国的大臣们来同他聊天,问他些什么是优秀政府之类的问题,有时鲁哀公也会亲自来拜会这位声誉卓著的老人,但却没有要让他参予治理国家的意思——孔子也不再将这事放在心上了。在这期间,孔子的研究停止了一段时间。他在弟子们的陪同下又去了一次泰山——最后一次朝拜那座神山。大概他的心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幻想吧,还想在神灵的庇护下做点什么。不少学生都陪孔子上山去了,他们希望能长久承受老师智慧的恩泽。这时孔子的身体还不错,他爬上陡坡,登上顶峰——这对他那个年纪的人来说应该称得上很不错了。孔子的兴致很高,他专注地俯瞰着山下茫茫的宽广的大地,虔诚祭奠了一番,作为结束自己教学生涯的纪念。然后他将弟子们召集到一起,严肃地宣布:自己从此以后不再是他们的老师了——他的教师的使命从此就结束了,以后他和他们便是朋友关系了,这种关系是永远无法解除的。

如果当时的绘画大师能将这一幕记录下来该多好啊!它将是永垂不朽的:这位伟大的导师,与这些在他极为失意、极为悲惨的时候对他忠诚不渝的学生们,他们相聚的最后一刻。这一刻充满了伤感和感激,充满了他们有限的能力所感受到的、接受那份伟大礼物的深刻体验。

在这期间,还有一件极具人情味的轶事。孔子在一个小村庄和那里的农人一起度过了一个节日。那是村民们经过一年辛勤劳作获得丰收之后感谢土地神的节日。那些贫苦的村民们载歌载舞,锣鼓喧天,热闹极了。孔子站在一旁很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但他的几个同伴对此却颇不以为然:“为什么要这么乱哄哄的,如果不这么喧闹就好了。为什么不能严肃地表达感激和希望?完全可以弄得更像样一点嘛!”

“你们懂什么!”孔子说,“你们难道看不出他们完全是以自己的方式将感情彻底表现出来了吗?他们不能对问题考虑得更深更远,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无休止的劳作。这些可怜的人们一年中难道不应该有这么一天依照自己的习惯无拘无束地放松、狂欢一下吗?一年到头都毫无生气的,那怎么能行呢?”

假若那长期的漫游生活仅仅教会了他对中国的受苦受难的农民的同情,他也会感到自己这些年没有虚度。况且这些年的经历教会了他更多的东西:毁灭和悲惨是暴政带来的,狂热与忌妒使人们偏离了通往和平和理智的道路。他亲眼目睹了分裂带来的绝望,亲眼目睹了绝望造成了各个国家的对立和对抗,亲眼目睹了那些对美好事物怀有渴望的人们从一个国家流亡到另一个国家,但他们最终发现:如果在某一个国家找不到美好的事物,那么在其它所有地方都不可能找到。

他也见到过人们之间兄弟般的关系:美满的家庭大而化之为美好的政府中的典型。他认为那就是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对苦难的人类最有益的状态。但那一切就像在翻滚的黑云衬托下的彩虹,虽然很美,但很快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有那团越来越浓重的黑云。现在,他的惟一安慰是他自己对人类本性的爱,对人类痛苦的同情,还有对人类挣脱困境的办法的永恒的信心:只要人们那被遮蔽的双眼能够发现真理。

更沉重的打击在等着他。他的最勇敢、最鲁莽的心爱徒弟子路的死,在孔子去世前再一次给了他致命一击。他对另一个弟子高柴从不曾说过什么。卫国发生了暴乱,子路和高柴都卷入其中。子路遵照老师的教导为保护卫出公而与造反者对抗。

消息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说:“高柴会回来的,但子路一定会丧命。”

这预言太准确了。子路为保卫卫出公而奋勇血战直至倒在血泊中。孔子悲痛极了,把心头郁积的哀痛全都倾泄了出来。

据传,子路去世后不久,又出现了一个灾异的预兆,发生了这事以后,孔子觉得应该为自己认真地准备后事了。

公元前480年春天,鲁国的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很奇怪的动物,在捕到它时就已经死掉了。

这动物有四只脚,身上布满像龙一样的鳞片,没有角但却长着一类似角的肉质的东西,这只怪兽被扔在王宫附近的空地上,很多人都去看热闹。消息很快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一听那动物的样子大吃一惊,慌忙前去察看。看了之后,孔子像遭到当头棒击一样呆在那里。据孔子的嫡孙子思记载,孔子认出这就是曾经在自己出生时现身的神兽、孔母颜徵在曾把一根丝带系在它的角上。

“这就是麒麟,就是那头蜞麟啊!”孔子失声叫道,“你为谁而来,你为谁而来?你这神兽,你这至善、至美、一切神圣事物的象征,你为何而来?你的死去预示着国家的什么灾难吗?活着的时候你曾经预告了我的出生,可现在,现在……我知道了,我明白,我的学说已经枯竭,我也行将就木了。”

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孔子加快了工作的速度。实际上,大致在这个时期他完成了《春秋》的编写。在这本书中,孔子从鲁国的角度简略地记述了周朝发生的主要事件,并以周礼为原则对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物进行了评价,字字句句都能够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自己也十分看重这部书,他曾经这么说:“《春秋》将使人们永远记住我,人们也将因这本书而指责、诅咒我。”

后来,中国另一位伟大哲学家孟子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

孔子所编撰的《春秋》,给那些造反的臣子、道德败坏者和阴谋篡位者当头一棒,使他们永远处于深深的恐惧之中。

孔子的身体日渐衰弱,但他的心中是非常清醒的,对是非曲直仍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齐国的齐简公被陈桓杀害了,虽然这事不是发生在鲁国,但孔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鲁哀公提出严正的建议。于是他沐浴一番,穿上最庄重的礼服入宫晋见。一见到鲁哀公,他就说:“齐国有人杀死了国君,我请求您出兵讨伐他。”

“啊!……这个嘛,”鲁哀公佯装吃惊——其实他早就听到了这个消息,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打算——“按理说真应该出兵讨伐他。但是,鲁国国小力弱,怎么能和强大的齐国对阵呢?”

孔子还不死心,仍然坚持说:“齐国人中至少有一半不支持陈桓。如果您把鲁国的人全部动员起来,再加上齐国那一半人,怎么会比齐国弱呢?!”但这一切全是白费,孔子只好怏怏而返。无论人们是否接受,孔子仍坚持地认为弑君如同谋杀亲父,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如果不加以制止,不进行惩罚,总有一天整个国家都会毁在这种恶行之下。但是,这么多年来,各国当权者们对他的智慧和建议,只是取其所需,断章取义地搬来为他们自己的目的服务,却从来不愿真正赋予孔子实权。慢慢地,这本应普照中国的智慧之光——本应更为直接地照亮中国人前进道路的理智之光——变得忽隐忽现,越来越微弱了。

一天早上,孔子起床后,两手提着衣服的下摆,在家门前茫然地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

大山将崩塌了!

房梁将折断了!

哲人将枯萎了!

后来,他走回院子,坐在院子里,呆呆地对着大门口一言不发。家人看到孔子的反常神态,忙叫人去告诉子贡。子贡听来人一说,吓了一跳,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知道要出大事了。他对自己说:“如果大山崩塌了,我还能指望什么呢?如果房梁折断了,哲人也枯萎了,那我就什么依靠也没有了。”

子贡急忙跑到老师家,孔子仍呆坐在那儿。看见子贡来了,孔子满脸不高兴,说:“子贡,你怎么来得这么晚?”接着,他要子贡为他准备后事。他说:“依《礼》的规定,一定要给死者穿上与他生前身份相称的衣服。棺材要放在东边台阶的最高处,这样死者就能仍然像个主人一样迎接客人。在殷朝,入殡的仪式是在两棵树之间进行的,这样死者既是客人又像是主人。我是殷朝皇族的后代,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坐在两个柱子之间,面前有许多供品。我想,我该离去了。这些年没出什么圣明君主,当权者也没人要我做他们的老师了。我是应该离去了。”

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孔子的遗言。从此他就陷入了睡眠状态,再也没有醒来,7天后就去世了,享年73岁。那是公元前479年。

孔子的葬礼非常隆重:弟子们把他的葬礼当作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去办。当时孔子惟一的孙子——子思年龄还太小,不能主持丧事,只好由他的两个弟子代为主持。他们给孔子换上寿衣,戴上寿帽,还有一个系在丝带上的官徽——这表示孔子生前曾经做过鲁国的上大夫,在他口里放进一点米饭,然后把孔子的遗体装入双层的棺椁中,棺木上带有周皇室徽章,放置在一个巨大的豪华的天蓬下。

孔子的墓地在鲁国首都曲阜北面,那里有一些巨大的土堆,中间的那座就是孔子墓。孔子的棺材在弟子和亲友们组成的庞大的送葬队伍簇拥下被送到这里,最前面是子贡,他拿着一柄长长的招魂幡。子贡还率众弟子在孔子坟前种了一棵树,据说这树的遗迹今天还可以见到。

孔府

孔子的墓

孔子死后他所代表的12儒家深受后世统治者的推崇,孔氏家族成为中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弟子们决定像哀悼父亲一样为孔子守孝三年,子贡则在孔子坟旁搭了一个简陋的棚子,像隐士一样住在那儿,一直住了六年。

苏格拉底是快乐的,尽管他是被处死的,起码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是这样的,虽然经过时间的侵蚀至今仍然笼罩在庄严的光环之中。但即便是苏格拉底也没能做到像孔子一样,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指路明灯似的人物,如此安详地面对死神。孔子的逝世在鲁国以及中国其它地方造成了无比沉重、无比巨大的损失。他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有史以来全世界只有两个人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其中一个是印度的佛陀——释迦牟尼,另一个是耶稣基督。也许有的人还会想到穆罕默德——尽管我衷心佩服他的非凡的业绩,也同意人们对他的赞美和崇敬,但我个人认为他还是不能与其他三位相提并论,因为无论是他的学问还是他的生平都不能放到其他三位那么高的高度加以评论。穆罕默德就像是群山拱卫的、直插云霄的一座奇峰,其他三位则像是遥在九霄与群星相辉映的珠穆朗玛。

我们还要探索这位伟人的精神世界,回到他的哲学思想当中去。现在我们应该研究一下他的举止、风度、习惯以及他在这些方面给那些最了解他的人留下的印象,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他的弟子们对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并精心保存,使之得以流传下来。他的弟子们认为老师的言行举止是当时中国人的最高典范,很有介绍给后人的价值,他们相信这会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赞美和崇敬。

即便没有得到全世界人们的一致认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孔子始终是最伟大的人。他的才智为全体中国人所崇拜,中国人给予他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花环,其中最美的一个就是道德的化身——完美绅士的典范。不可能一切中国人都和他一样——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所有的人都可以以此为标准衡量自己,以找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所有的人都会为让他的智慧之光照耀自己的心灵而感到欣喜。在《论语》这部最受欢迎的著作中,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孔子个人生活方面的、令人欣赏的细节,尽管对某些民族(这些民族的领袖们从来不曾制定过有关高贵庄严行为的理想标准)来说,孔子的这些品行是很难模仿的,但其中许多细节对所有读它的人来说却都是非常美的。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是一位身材魁伟的人——人们常称他为“大高个儿”——黑里透红的脸膛,宽大的、典型的蒙古人种特有的鼻子,一双敏锐的炯炯有神的充满智慧的眼晴。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挂着按照传说中的孔子的模样绘出的画像——但这些好像并不多么重要。

在孔子时代,中国人的穿着更像日本人的和服而不像现代中国人的衣服,又宽又长的衣袖将手全部遮盖了起来。为了伸出手来,就必然将袖子卷起来。孔子在夏天穿着用亚麻布做的袍子——那时亚麻比丝绸更为贵重。他的帽子是丝绸缝制的。冬天穿着有条纹的皮衣——黄色的是狐皮,白色的是小鹿皮,黑色的是羊羔皮。孔子不喜欢红色和棕色,他也不让自己的袍子上出现绿色、紫色等,因为《礼记》认可的男子的服饰颜色是蓝色、黄色、淡红色、白色和黑色。这样我们心中就出现了一个高贵绅土的形象,一个将自尊自重与衣饰及一切有关的东西统一起来的、将这一切都视为人的举止和态度的一部分、是内在人格显现的绅士形象。

在不十分忙碌时,孔子总是很愉快很安详的,他经常面带微笑,但不失其内在的严肃。他在听人讲话时,神态总是十分庄重认真。

如果在宴会上碰巧有个正在为父母守孝的人,孔子就会考虑到别人的悲哀心情,并会少吃一点,剩下一些食物,以表达对那人的哀伤的尊重。

在他的学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为文学;二是艺术,对音乐尤其重视;三是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的不犯过错的本能——良心;四是言谈举止的庄严稳重。假若他遇到一位戴孝的人或一个穿着官服的人,或一位盲人,即便这些人比他年轻得多,他也会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以示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对上级的尊重以及对残疾者的关爱。下面这一个事例体现了他的敏感和善良。

有一天,一个盲人乐师到孔府拜访,孔子听说来访者是位残疾人,就亲自来到大门口迎接,并亲自扶他走过台阶,将他领进客厅,扶他在席子上坐下来。他还认真地告诉他都有谁在场,坐在哪个位置等等。这位客人离去后,因为孔子的这种行为与当时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大相径庭,使一个弟子惊讶不已,他问孔子为什么要这么无微不至地照顾一位卑微的乐师,话中隐隐表达了他的不满。

孔子回答说:“向一个盲人给予必要的帮助,绝对不是什么过失!”

再没有谁比孔子对古代的礼节和仪式更重视、更严谨的了!孔子认为,古代的礼制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幸福不可或缺的保证。那些对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者之间交往的特殊性(这种13情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所有的亚洲大国都出现过)缺乏基本的理解的人,很可能要对礼制中的那些繁文缛节不以为然。

如果在他生病躺在床上的时候,王宫里来了人,他一定会硬撑着起床,并一丝不苟穿上朝服,系好朝带,然后才请客人进来。被宣召进宫时,他总是从旁门进去,似乎是为了避免使用正门的荣耀。然后低着头拢住袍子,快步走进内殿,匆匆走上那座高高的台子,向站在左右两边的达官贵人拱手施礼;当他经过为王公们准备的座位旁时,即使那座位上并没有人,他也总是显得匆匆忙忙,诚惶诚恐。从宫中回来,他的表情就放松下来了,显出一副满足的样子,但并不显得得意洋洋。如果是集体朝见,他会很快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把袍子的两边像鸟的两翼一样铺展开来。如果手中持有国王(诸侯)赐予的代表权威的笏板,他的身体就会尽量弯下去,脸上表现出庄严敬畏的神情。

这都是诸侯宫中,臣下的一些礼仪规定。如果是在周天子的朝廷里,礼仪就更加隆重庄严了。

每逢斋戒,孔子总要穿上颜色鲜亮整洁的亚麻衣服。

在吃饭的问题上,孔子从不将就凑和。他一直坚持要求把米磨得干干净净,把肉切成薄片。要求肉和米饭要搭配恰当,他每顿饭都要吃点生姜。说到喝酒,孔子显得随便一些,但他从来不会喝醉。他的饭量不大,吃饭时静悄悄地尽量不弄出声来。即使吃粗饭和青菜,他也不会忘记恭敬地分出一点、祭献给祖宗的灵位。若是出席盛宴,他一定会站起来对主人的盛情表示谢意。若是在农村受到款待,他绝不会走到长者的前面去,而是恭敬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在村民们因举行祛瘟驱邪仪式而乱哄哄地拥进他的住所时,他会穿戴整齐,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迎接农夫们,就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样。当一个孤苦无依的朋友去世了,没有人料理他的后事时,孔子就会说:“我来给他办吧!”

总而言之,孔子对待孝道和生活中各方面义务十分认真,惟恐失误而不能尽到应尽的责任。而且,那榜样的示范作用是他的哲学中最重要、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下一章中将予以详细介绍。

孔子有十个较有名气的弟子,这十个人可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成就分成四个等级,这就是有名的“十大门徒”。他们对孔子的热爱及对他的学问的忠诚,我们已不必再多说什么,但他们对孔子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却很值得我们关注。孔子钟爱的弟子颜回谈到自己恩师的学说时说:

我抬起头来仰望它,但它好像显得更高。我想看透它,但它变得更加神秘。我本来以为它就在眼前,但却突然发现它原来是在我身后。他用条理分明的方法自如地引导人们向前。他用学问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开阔,他教绐我做人的原则。即使我想要放弃研究他的学说也不可能。在我研究它时,即使尽我最大的能力,也不能穷尽它,总是会发现有更高更伟大的东西在我面前升起,我想追上并企图抓住它,但它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另一个弟子说:

老师的学说已达到了这祥的境界:忠诚于自己,对邻人怀有博爱之心。

第三位弟子说:

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将一个人的学问比成一座四周有围墙的宅院。我自己的围墙只有人的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在墙外一览无余地看清院里的东西。但老师的围墙却高不可测,如果你找不到门径就休想领略里面的无限风光。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发现那本来就敞着的大门。

第四位弟子听说有些人看不起孔子,就说:

这可太不自量力了。孔子怎么能贬低得了呢?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同老师相比就像是一些小山包,人们一抬脚可以蹬上去。老师的智慧好像日月一样,人们根本不能达到那里。那些人可以拒绝接受日月的光辉,但一点也不能损及太阳和月亮本身。也就是说,不要企图掂量和评价老师的学说。

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到现在为止孔子的学说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很少有像北京的孔庙那样的古迹,能给人古老、庄严肃穆的深刻印象。那里的空气都漾溢着经过久远的年代沉积下来的、对智慧的神圣的浓厚的仰慕之情,那里的一切都是安详和宁静的。整个中国好像都拜伏在这块圣地之下,这使她自己及她伟大的儿子显得更高尚、更荣耀。

在孔庙大成殿的后面,在朦胧的光线之中,可以看到另一座殿堂,在那里供奉着孔子的历代祖先以及另外一些杰出的族人的灵位和肖像。大成殿正中是孔子的牌位,两边是他的主要弟子和他学说的重要传播者的牌位。每月初一,人们都要向他们供奉果蔬,每月十五则焚香祭拜。每年要举行两次庄重的祭奠仪式,历代天子都要出席并亲自主持这个仪式。

在祭奠仪式中,皇帝要行跪拜大礼,叩头六次,向孔子的灵位祈祷:

伟大的至圣先师,

您拥有高尚无比的道德,您的学说是那么完美,

世人无出其右,

所有的君主都崇拜、敬仰您,

您的学说和法则流传万代,光芒万丈,

您是国子监的楷模。

我们献上这菲薄的礼品,

再让我们把向您表达敬畏的钟鼓敲响。

我,XX皇帝,向至圣先师、万代师表、千古圣人孔子虔诚献祭,我要说:

哦,至圣孔子,您的德行充盈天地,您的思想之光照耀千古,

您传述过“六艺”的瑰宝,

和您的教导百代流芳。

请您与列祖列宗、历代圣明君主,共同享用这些供品吧,

享用这些丝绸、饮料和果品吧。

您这先圣殷君的继承人和曾子——您所创立的原则的发扬光大者,还有亚圣孟子,

请你们都来享用吧!

孔子去世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他以失败者的形象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他完全不会想到在自己去世之后,头上的光环会那么快发出夺目的光华,并且这光华越来越耀眼,使他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人间之神。有谁能预见到自己身后会有如此的荣耀呢?这当然也有着某种超人的、令人敬畏的因素。每当提及孔子,总会让我们想起西方人对古代神的一些评论,正如莱吉博士所说:“在中华帝国,孔子是尽善尽美人格的典范和楷模,是一切社会美德和政治智慧的代表。”


1 校者注——本段“话虽这么说……”原文中跟随在上段之后,现单独成段且修正为非引用。

2 校者注——原文此处标点为“,纰漏。

3 校者注——原文为“不在顾”。

4 校者注——原文为“使的深”。

5 校者注——本段修正为引用。

6 校者注——根据对话内容,将原段落“孔子回答道……草就会伏下去”,划分为三个自然段落。

7 校者注——原文为“自己这也与”。

8 校者注——本段修正为引用。

9 校者注——原文为“从政的的”。

10 校者注——此处原文在标点“?”后分段,现已合并。

11 校者注——原文为“不逾规”。

12 校者注——原文为“所代表的的”。

13 校者注——原文为“特殊性这种”。